|
||||||||||||||
施永成,施耐庵后裔,1943年生于江苏海门,196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86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历任江苏省国画院艺委会委员、院办主任、美术馆馆长等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江苏省紫金书画院副院长、江苏徐悲鸿研究会顾问,施耐庵书画院名誉院长。 擅长写意花鸟,以画动物著称,尤以画虎著名,为当代画虎名家。大量作品参加国内外画展,并获奖、出版或被美术馆、博物馆、纪念堂和国内外国家领导人、收藏家收藏。出版有画集、专著多种及光碟《水墨画·动物系列》,业绩收录于多种辞典。有多幅作品分别收录于《百年中国画家》、《中国美术新纪元当代中国画坛领军人物作品集》、《中国画坛人物》等画集。 “人化”亲和之虎的创造 马鸿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美术馆研究员 当今画虎人才济济,或趋雅或趋俗,而施永成以“人化”亲和之虎独具一格。 常人画虎,多强调勇猛、威武的“王者”气势,重在展现虎之天然属性。施永成却将自身的人格品性融注于虎的形象之中,其为人温厚、善良、平和,其画虎便多亲和、温柔、友善之美质,可谓“虎如其人”。审美视角的变化,令人联想到天人和谐的现代生态意识。生活中的老虎已从昔日的追杀对象变为保护对象,艺术中的老虎为什么不可以演变呢?民间艺术中寓意吉祥的虎头鞋、虎头帽不也流传久远吗? 施永成以扎实的造型功力,灵动洒脱的笔墨,兼工带写的手法,营建出一个个林泉怡适的山野境界,通过虎与景的关系转换,老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转换,使得画面变化丰富而不单调。笔随心运,情境交融,耐人品味。 情真,意深,境美,品高——这是我对施永成笔下“人化”亲和之虎的总体评价。 画乃心声 大家气度 左庄伟: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动物画名家施永成以画虎饮誉当今画坛。 虎在不同的画家笔下呈现着不同的形态和精神气质,永成君笔下的虎是王是民,有王者之威严、沉稳、德高望众,而有民之真诚、善良、平易有虎气、生气,而惟独没有霸气;有一定之长,一国之圣君神貌,而惟独没有独裁暴君的恶像,有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惟独没有称王称霸的野心,这与有些画家笔下的张牙舞爪、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粗野神貌相异。画者,乃画家之心印、心声、心迹。画中之物象乃画家之精神形象也,什么人画什么画,画品、画格,此乃画家之品格也。永成君终身保持着优秀的品格,当他拿起画笔选择虎画题材时,他就尽情、尽意抒写自己胸中之性、之情、之意、之理想,这使他笔下之虎为大众之喜爱,成为画虎的大家。 他以精到的笔墨塑造虎形虎态,但又非自然主义的描摹追求纯自然性的真,用概括的兼工带写的笔法、笔意、墨法、墨韵书写形态状貌,这使他笔下的所写之虎亦真亦幻,终究真情趣。他往往将虎置于山水之中,使虎与自然和谐相依相伴,既是林中之王又是大自然的一分子,这种取法造境正是我民族精神之写照,画家精神品格之寄托显现,此乃画家之正道。 赋予虎画以人文情怀 丁涛: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导、江苏文艺家协会名誉理事 永成君的画笔焦点集聚在动物画的表达上,特别是写虎、画虎,情有独钟。 他笔下的老虎,很少表现那种凶猛争斗、霸悍强夺的状貌,而是赋予虎画以人文情怀。这里渗透于虎画底里的精神是,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拓展开来则是作者对人生“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立足于大众的喜闻乐见:造型写实、主题明朗,笔墨翔实、意蕴可亲。他遣笔驱墨,既不故弄玄虚,也不装腔作势。他常常在线与面、墨与色、动与静、浓与淡等经营调度上,把握住对比中求调和、铺展中求律动的审美尺度,润腑的审美享受。还注意到“笔墨当随时代”的情境转换,今天的虎画,不能重复前人的虎画。力图吮吸时代雨露,领略当今审美趋势,在组合中寻求可能激发人们由此及彼联想的载体,期望产生“笔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应。 形神兼备 特立独行 黄鸿仪: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理论研究所所长,著名画家 永成涉猎面较广,人物、花鸟、山水均有建树,在永成的动物画中,尤以画虎最为著名。选择画虎这条路实际上不是一条坦途,是一种高难度选择,也是一种自我挑战。它的难度不仅仅在于技法层面上的突破,更在于如何在主体刻画、环境渲染、意境营造等诸方面形成独特的绘画语言,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具有个性化的现代画风。 他比前代画虎更重视老虎造型塑造,在刻画老虎威武雄壮的外在形象的同时,更注重老虎的内心变化,使虎画更具人性化与艺术性。并注重构图和意境构思,卓而不群的画面、特立独行的语言、情深意长的意境,这是他虎画与众不同之处。他把人性注入这些山中王者,使这些野性未泯的兽王有了人的品格与情趣。 根据不同动物选择、探寻不同的笔墨表现语言。近看有神质,远观有动势,使虎的骨气风神跃然纸上。他为了突出虎之“神”,尤其是对其双目的传神刻画,将老虎既具野性又让人敬畏形象描摹得淋漓尽致,彰显艺术魅力。 永成希冀通过对老虎的独特的理解,表现出一种新的意境,探索一种新的语言,寻找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把老虎画得富有时代感,富有人情味,富有真善美,以唤醒人类热爱大自然、珍惜野生动物意识,把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他是以难度极高的“意而有工”的技法在宣纸上建立起现代虎画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