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电影上映前,她在构思一篇自传体小说,关于青春的故事以及一些人。 初三始,大三止,那是一场春光明媚的青春恋爱,却因她生病导致他们同时转身,她选择了忘记。后来在午夜梦回时再次邂逅,她无比诧异:明明忘了的,为什么还会心疼。他是她的“陈寻”。 她身边也有一个默默守护的男孩,他将喜欢藏在心底,却在最关键时给她温暖。医学院毕业后,他回家乡医院做了一名主治医师。明明一切都尘埃落定,他还精心照料她生病的爷爷很多年。他是她的“乔燃”。 整个中学时代都对她关怀备至,让她感恩一辈子的女孩,也爱着“陈寻”,不动声色地走近她,只是为了靠近他。她是另一个版本的“李嘉茉”吧。 当《匆匆那年》要在影院上映时,她去翻看了小说。书中说,每个人的青春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她试想,如果不是陈寻的半路杀出,方茴与乔燃之间有没有可能上演一场皆大欢喜的恋情?他们早就认识了的,乔燃沉稳笃定地爱着,方茴却浑然不觉。如果那一夜潜进教室,在黑板上写“爱”的是乔燃,方茴会爱上他吗? 陈寻注意到方茴,是因为她对他的回避。他光芒太盛,以至于她害怕灼伤了自己。爱一经点燃,便呼啦啦开放如一树梨花。纯情女孩方茴,爱了,就百分之百,不爱,就百分之零。活该遇上他,命中注定遇上他。 爱了,散了,痛了。青春的故事没有收场。书中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看似结束的故事,终其一生都在他们的少年情怀里,值得一辈子咀嚼与回味。 合上书的那一刻,她释然,原来青春的故事都是相似的,同样的遗憾下那份终生恋恋的情愫。你自以为的刻骨铭心,独一无二,如果从更高的高处俯瞰,原来那爱那痛,只是青春的常态。 她停止了构思,决定不写了。所有的不甘心,不过是由于那场恋爱里两个人的不成熟。年轻的心总是很真,爱了就是爱了,连不爱也毫无理由。若一个人转身走了,另一个也绝不再追。心再痛,却终不悔,青春的意义在于美好和疼痛。 当青春渐渐远去,人们真切怀念那段时光,其实是在怀念青葱年华里纯真的自己,哭与笑都不遮拦。 晓 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