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您的位置:首页 > 扬子时评 > 扬子时评 > 南通 为乡愁留下更多碧水蓝天
在线登报
南通 为乡愁留下更多碧水蓝天
  • 作者:佚名 2015/1/29 6:06:58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 】 查看

  冬日紫琅。 季新建 摄

  海运车队。张忠英 摄

  蛎蚜金滩。贾涛根 摄

  濠河风光。寰轩 摄

  赶海归来。 陈新龙 摄

  2014年1月,南通市委、市政府印发《南通市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3月,市政府印发《南通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同月,出台《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暂行办法》;5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陆海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的意见》……

  2014年12月18日,环保部考核验收组同意南通市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2014年全年PM2.5平均浓度比上一年下降13.9%,降幅名列全省首位。

  人们感受到,蓝天数变多了,河流变清澈了,生活环境正越来越清新舒适。一抹乡愁,也在碧水蓝天间变得生动而充盈……

  一根红线

  划出生态文明保护区

  “严把预审关,凡是产业导向、能耗水平和环境评价不符合要求的,再赚钱也不能进入!”这是海安县环保局对项目审批立下的铁规。去年预审的近200个重点项目,就有24个项目因污染而被拒之门外。

  海安为保护环境而对项目精挑细选的做法,正是南通健康发展新常态的一个缩影。

  自2013年以来,南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30多次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视察调研,市委中心组专题组织学习。生态文明在经济重点工作考核中的分值增加;领导干部资源环境审计探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任务细化分解为12类81项;建成形成“9+2”工作推进模式……

  围绕“以最小资源环境代价促进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增长”这一目标,南通市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去年初,《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正式实施,全市生态红线保护区域面积提高到国土面积的23.07%,红线保护成为全市制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审批建设项目的“硬杠杠”。南通开发区成功列入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国家财政项目补助2.27亿元全部到账,4个开发园区建成省级生态园区。出台《南通市化工产业环保准入指导意见》,对化学品生产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现有化学品生产项目启动实施退出机制,从5个方面对新建项目提出强制性要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再上台阶,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5万吨,新增危废焚烧能力1.3万吨/年。

  一把利剑

  铁腕亮刃斩向污染源

  天蓝、水清、岸绿,建设宜居生态环境是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也是让百姓“记得住乡愁”的必然选择。去年以来,南通瞄准钢丝绳、小印染等一批“小产能大污染”产业亮剑,针对农村河道污染、餐饮油烟噪音扰民等城乡居民关注的问题开刀,从源头上治理污染,惠及民生。

  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三大电厂全部完成脱硫、脱硝工程改造。19家火电热电企业49台燃煤机组完成提标改造。56家重点企业完成VOC污染治理,淘汰或改造燃煤小锅炉202台,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全面完成。秸秆禁烧实现环保部监控“零火点”,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5.59%。初步建成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大气“超级站”建设启动。

  水环境治理多管齐下。完成36个沿江入河排污口的规范化整治、长江狼山水源地和长江长青沙水源地达标建设,老洪港应急水库建设基本完成。市区列入当年截污整治的32条河段开展截污整治。强势推进营船港河、通甲河沿线企业整治。出台《南通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市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应急响应制度、监督管理制度。

  铁腕执法震慑违法行为。全年累计执法2.7万人次,发出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超500份,处罚金额2700万元。钢丝绳企业废酸转移处置基本走上正轨。金属制品工业集中区建设完成环评。印染企业中水回用、提标改造加快推进。6个化工园区专项整治方案通过省级评审;化工园区内80家企业限期治理、30家企业停产整治。强化司法联动,联合查办环境污染刑事案件15件,48人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5人被判有期徒刑。

  此外,该市还大力实施绿色城市生态景观、绿美乡村生态宜居工程、绿色园区生态屏障等三大工程,全年净增造林面积17.8万亩。公园绿地建设扩容提质,10个小游园已建成对外开放,两河(海港运河、通吕运河)两岸生态圈建设如火如荼。

  多项探索

  勇当制度创新先行军

  去年3月,南通出台《南通市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落实属地污染治理责任,开展水环境区域双向生态补偿,再掀生态环保体制制度建设崭新一页。

  5月,市环保局、市海洋渔业局制定通过《关于深入推进陆海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的意见》,在陆海生态环境建设、涉海工程环评联动审批、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近岸海域水环境治理、水环境质量监测、联合执法、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等七个方面加强联动,开启国内陆海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先河。

  探索排污总量控制及交易制度。探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市区75%的列统企业实现“一厂一证”。探索实施排污权有偿获得和交易。探索企业总量管理制度,在南通开发区对重点污染源实行刷卡管理。

  开展环境信用评级工作,联动实施绿色信贷、差别水价,今年红色企业污水处理费加收标准每立方米从0.3元提高到0.6元,黑色企业从0.5元提高到1元。开展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提高企业抵御环境风险的能力。去年以来共有120家企业投保。

  城乡护绿护水护洁机制已经形成。南通城市绿化主要通过招投标确定管护单位,经费由市财政安排。农村造林管护则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如政府管护、工程管护、合作管护等。其中,采用合作管护模式的造林面积,已达2.8万亩。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正在八千平方公里的江海大地全面建立。垃圾日清,道路日扫,栽树、植草与护绿成了农村居民的自觉,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满意率不断提升。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广告联系电话
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广告服务传真:025-84460253
业务一部:1380903946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二部:1391382749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三部:1385172733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四部:1590514573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会员协议

版权所有 南京海盟广告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7 扬子晚报广告部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400-661-9909 传真:025-8446025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南路230号安瑞大厦4楼 QQ热线:494305431

苏ICP备110440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