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张蓬云 我家楼前有一条东西向的大马路。在我们这个向国际大都市冲刺的城市里,这条宽40多米的马路,十分彰显着城市活力:大货车、运土车等,各色车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红绿灯,撞车撞人已不是新闻。 我每次上街办事,必须到马路对面的公交站乘车。于是过马路,成了须有抢渡泸定桥般的英勇与果敢。我要选地面有行人过街标志线的地方,并且有个牌子上写“让行人先行”。如果真的在此等着过马路,必须要有极大耐心,因为百分之九十九的车,是不会“让行人先行”的。我的办法是, 先东张西望,等左右的车辆都在一百米远上下时,奋起脚步,屏气凝神,前冲勿停。奈何我眼花,一次,我正冲在路中间,我左边一小车电闪而来。一时,我就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几秒之后我可能就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那小车慢了下来,及至近身,驾车者伸出左手挥动几下,意思是让我先行,还探出头,对我一笑,好像说“老头别急,我等你”。 过了马路,惊魂未定的我坐在一家小店门前的台阶上,梳理被这个微笑搅动的思绪。记得,有一回也是过马路,我刚走了十多步,一大货车加速而来,过我面前时,司机甩出让人后背发凉的三个字:找死呀!我想,这个车让行人的司机,定是个文明人、有道德的人、有爱心的人。得给这样的人树碑以资纪念。就在这个路的人行道上,立一汉白玉大石碑,上刻“挥手微笑碑”五个大字,用柳公权的字。碑后面刻上此事经过,用《岳阳楼记》的章法,用意是将此事传于后世,让他们知道,某年某月有一司机竟让行人先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