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您的位置:首页 > 扬子时评 > 扬子时评 > 壶为茶生
在线登报
壶为茶生
  • 作者:佚名 2015/3/26 6:24:05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 】 查看

  壶是为茶而生的。宋元之际,原来的点茶法、煎茶法改成散茶泡法,茶壶就应运而生了。

  壶是用来泡茶的,因此,用壶的人其实要比做壶的人更了解壶,更不用说文化修养深厚的茶人了。茶人天天泡茶、品茶,玩壶、赏壶,哪种壶好用,哪把壶好玩,比做壶人有更切身的体会。因此,做壶的人要多与喝茶的人交往,明末时大彬初喜作大壶,后游娄东(今上海郊)闻陈眉公与琅琊太原诸公谈论品茶施茶,乃改作小壶。这是因为"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壶盖宜盎不宜砥,盎:盎然,隆起之意;砥:平,意思是用于喝茶的壶,壶盖宜隆起一些而不宜平,这对泡茶好。

  宜兴紫砂壶其实是与宜兴出产好茶有密切关系的。每当春天,新茶上市的时候,南京这里的朋友都要托我帮他们带一些宜兴的绿茶、红茶。他们都觉得宜兴茶的口味不错。其实宜兴茶在唐代就是极品贡茶,位居贡茶之首。

  宜兴古称阳羡。唐朝诗人卢仝《茶歌》诗云:"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明代江阴人周高起的《洞山岕(音kǎ)茶系》、山东益都人冯可宾的《岕茶笺》,都写了许多古阳羡茶的事。茶书云"岕:两峰相阻,介就夷旷者,人呼为岕。"当地人把两座山紧邻的山峰之间的凹处,称为"岕",山岕里出产的茶叶也就被称为"岕茶"了。周高起在《洞山岕茶系》里把当时宜兴境内的茶叶介绍得非常清楚。宜兴的湖父、省庄、茗岭一带的山区与浙江长兴的山区相连。唐代时,茶圣陆羽发现此地山岕里生长的茶叶质地优良,"品为芬芳冠世"。并逐一品尝比评,最终选取距县西南五十里地的茗山,亲手培植茶树若干,作为贡奉朝廷的贡品。

  宜兴境内的茶树之所以长得好,那是因为环境使然。杜牧《茶山》诗谓"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芽香紫壁裁",就是描写古代此地茶山美丽的自然景色。茶树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此地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使茶树生长缓慢,蕴藏精气,春天又能适时到来,使新芽吐露,树绿花开,再加上山芥里众树环抱,水气滋润,阴阳相宜。怎么会不长出个好茶叶来。茶圣陆羽时居浙江湖州,距宜兴百来里地。阳羡这边的茶树好,陆茶圣不会是偶然得知。写《芥茶笺》的明朝人冯可宾也曾官至湖州司理。史载其入清后隐居不仕。一个对茶用了这么多心的人,其精神气节想必也会受之浸淫薰陶的吧。

  《洞山芥茶系》、《芥茶笺》里所记载的古地名-宜兴的罗芥、老庙后、茗岭,长兴的顾渚、筱浦至今尚在。古书里记载的难走的寻茶觅幽小道,好多条都变成了通汽车的大路了。今天那里的茶叶纵使唐宋老株还在,只是由于环境的变迁,其优劣也已不好以书里记载而按图索骥了。     郑荣

  • 上一篇: 归 来
  • 下一篇: 大画西游
  •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广告联系电话
    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广告服务传真:025-84460253
    业务一部:1380903946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二部:1391382749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三部:1385172733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四部:1590514573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会员协议

    版权所有 南京海盟广告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7 扬子晚报广告部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400-661-9909 传真:025-8446025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南路230号安瑞大厦4楼 QQ热线:494305431

    苏ICP备110440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