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文
第一位恩师钱瘦铁
钱瘦铁先生,生性耿直,爱国,乐于助人。山水、书法、金石俱佳,是个极了不起的人。一次偶然,撮合了我和钱老师的师生缘。
我父亲是个豪爽之人,家中经常高朋满座,钱老师常来家中。1956年的一天我在客厅一角很认真地临一张吴镜汀的山水,钱老师说了一句:“画得倒蛮好”。我父亲即问铁老:“能收这个学生吗?”又对我说:“这是位大画家呀!有福啦!”接下来很快在上海“鸿长兴”饭店请了一桌酒菜,我从此成了钱老师的入室弟子,那年老师60岁,我14岁。
再拜恩师唐云
唐云老师是我的第二位恩师。
唐老师和钱老师互相比喻为八大和石涛,相互欣赏和尊重。有一天,钱老师对我说:“你学了山水,再去向老唐学画花鸟,他的画,花卉中没骨用色法,我有时会用在我的山水中。”这在传统师门观念中是不简单的事。又是在我家中,钱老师亲自向唐先生提议,我向他学画拜师。
1957年我从第三女中毕业后即在家学画,唐老师安排我早上八时到他家,给他收拾画桌,换水,磨墨,铺纸。在他和客人的交谈中,我学得很多,到如今两鬓斑白,我的喜爱很多还是受唐先生的影响。
第三位恩师程十发
正式成为程十发弟子是在1960年8月后,由院长丰子恺主持了一个拜师典礼,铺上了红桌布,颇为隆重。上座六位老师,下站我们五个学生,拜师鞠躬行礼。这是一次在党的领导下的新形式,但又带了传统色彩的特殊的拜师典礼。
当年十发先生才三十九岁,他觉得自己太年轻了,又请了德高望重的樊少云先生教授我传统山水和人物技法。
初见先生,觉得他又高又大,很严肃。上课时不如在唐云先生家那里自在好玩,功课一大堆,只记得画画。如爬山,越高越严峻越好。这段学习实践充实愉快,四年的磨练,基本功也较扎实了。真如大佛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