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雷雨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每当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潺潺流淌的汝河河面上的时候, 在高空滑翔的雁群如同一个兵团的各个连队,经过一天的长空跋涉,就纷纷降落到汝河两岸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在芦苇塘、河边草丛间栖息,找寻水草吃,也吃地里的麦苗或者散落的玉米粒儿等。 大雁们非常机灵,敌情观念非同一般。据说,它们在夜里休息的时候,每个小队总要派出一只大雁站岗放哨,一有动静就发出叫声,呼唤同伴赶快飞离逃逸。而在次日清晨,准备起飞前,大雁们往往还群集在一起开“预备会议”,大概是商议飞行路线,露宿地点,然后,就由老雁带头前飞,像是“队长”在领路,幼雁排在中间,最后是老雁压阵,不时地发出呀呀的叫声,这是一种彼此呼唤宣示照应的信号。 我们蹲坐在汝河大堤上,遥望着它们盘旋降落、引颈长鸣、彼此嬉戏,猜测着它们神秘世界的种种规则。我当时最为好奇的是:这些大雁为何很少在汝河边上的树林里栖落,而总是在一览无余的旷野里过夜呢?哥哥煞有介事地说,这是大雁聪明的地方,旷野之上,一览无余,万一有了敌情,可以迅速应对,把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但大雁如此栖落一马平川的田野,危险还是有的。深秋冬初,汝河湾里一派萧索,收割后的旷野,如同被盘剥殆尽的苍老农妇,干瘪,憔悴,枯树招摇,山寒水瘦。有水上人家就悄悄地划着小船,早早地蛰伏在河岸边上。小船当然是经过了一番煞费苦心的伪装,渔人的长杆猎枪在漫长单调死寂的等待之后,会猝不及防地猛然轰响。大雁惊恐嘶鸣,纷然起飞。当然,就有运气不佳的大雁或中弹而亡或受伤逃逸。 一个大清早,残雪处处,朔风凛冽。哥哥和舅舅正在汝河大堤上急行,眼尖的哥哥突然看到冬小麦地里似乎有一只大公鸡,欲飞难飞,蹒跚而行。舅舅说,可能是大雁。两人正在犹疑,见远处有一人提着猎枪尾追而来,哥哥如同离弦的箭一样向大雁奔去。 大雁疲惫无助,也就在气喘吁吁的猎人就要赶到之际,哥哥飞跃而起,扑住了大雁。猎人悻悻然地离开了。哥哥捉到的这只大雁,体形颇大,嘴的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遗憾的是,这只大雁受伤严重,已经气息奄奄了,哥哥终究未能救活它。 大雁有“五常俱全”之说。它有仁心,雁阵之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壮年大雁,绝不会弃之不顾,而是为其养老送终;它更有情义,大雁雌雄相配,从一而终,没有“改嫁”或者“离婚”之说;雁阵飞行,或为“一”字,或为“人”字,从头到尾依长幼之序而排,称作“雁序”,阵头由老雁引领,壮雁依序而行,决不会赶超老雁,恪守礼让恭谦之意。大雁是有情有义的生灵,它永远翱翔在我少年的记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