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您的位置:首页 > 扬子时评 > 扬子时评 > 浅谈应晶晶的创作心路
在线登报
浅谈应晶晶的创作心路
  • 作者:佚名 2015/7/17 7:15:50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 】 查看

  本版特邀主持

  赵净

  应晶晶

  1986年生于嵊州,艺术家,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在读研究生,多幅作品被私人收藏。

  参展

  ◎2009年 作品《PINK SUN》在苏州美术馆展出 苏州

  作品《灵魂被束缚的瞬间》,参展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银奖 南京

  ◎2010年 作品《温沌》入选江苏省第七届油画展 南京

  ◎2011年 作品《穿旗袍女人的背面》入选江苏省第八届油画展 南京

  ◎2012年 小说《依偎》多幅插画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北京

  ◎2013年 小说《依偎》(韩文版)多幅插画作品,由韩国booklab出版社在韩国出版 首尔

  ◎2014年 小说《依偎》多幅插画作品,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南京

  作品《烟雨艺圃》入选江苏省第四届“江南如画”油画精品展 南京

  ◎2015年 作品《红木马和小胖妞》获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银奖 南京

  从·众·人Cong·Zhong·Ren 南京青年当代艺术展 南京

  小说《依偎》(英文版)多幅插画作品 4月英文版将在英国首发

  扬子鉴藏“未来之星”南艺油画研究生第一回展 南京

  多幅作品入选思源·溪谷杯第二届保利“学院之星”艺术展 北京

  “和声·不异而同”南京国际美术展作品巡回展,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 上海、南京、湖南

  “青年艺术狗的画像”联展 南京

  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上海

  《念》 布面油画

  2015年4月 190×148cm

  《唱给月亮的诗》 混合材料 2015年3月 55×55cm

  《向Mono-ha致敬?》 混合材料

  2015年4月 75×90cm

  《芳华》 混合材料

  2015年3月 115×145cm

  《寻找Z瑞米》 布面油画 2014年1月 110×145cm

  《粉色吉祥云》 布面油画 2014年5月 210×150cm

  我相信艺术家是天才,艺术作品是天人合一的结果。应晶晶就是一个天才的青年画家,她大一时的一幅素描作品当时引来了众多惊叹的目光,从无数素描作业中强有力地突显出来。我当时就想,她和其他同年龄甚至高年级学生在认知能力上按常理不应存在明显差别,那为什么她的作品那么的耀眼,具有那么不可言喻的视觉魅力呢?我最终的答案是:天才,天赋所致。她的画作时常会绽放出异于普通学生的奇光异彩,再后来我又发现她明显地比其他同学更喜欢画画,独立思考,不自觉地沉迷在自己画的世界里。在我看来,她自然简单,没有额外浮躁的思想顾虑,她的确通过作品在释放自己强大的内在力量,用她独特的绘画语言在表达她对世界的情感。我猜想这一定和命运之神有关,应晶晶应该就是一个画画的赤子。

  在应晶晶的绘画创作中,她一直围绕着画面形与色的抽象构架进行创造性的表达。这是个人思维方式、自我造型观念培养的过程。绘画的本质不应是对自然的模仿,而是对自然的主观表达,是从所谓学院传统的基本功中挣脱出来再重新建构一个全新的自我绘画语言的样式。她的绘画理念和语境的建构,除了传统哲学与美学外,还有艺术家个人的心态、幻想和欲念,真知和潜意识。在创作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审美理念和意识重构第二个艺术视像,这是客观之上的主观能动,是艺术家对客观视像审美的再创造,是充满诗意的灵性地再造自然,是用画笔物化出内心感受到的那个更真实的世界,笔墨与心象同构。

  应晶晶说:“面对每张新的作品,我都会将想象空间无限放大,努力挣脱固有思维的束缚,尝试寻找自我最真实的表达。”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最基本的微小个体内蓄积力量,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这种行为对她而言正在进行,一直在进行。 “我的绘画作品,要表明的就是反对一味对西方绘画的崇拜,我们的绘画应该是朝着基于东方文化的当代艺术实践方向”应晶晶曾这么说,如果说应晶晶的绘画作品从工具材料上讲是西方的绘画介质,其材料构成图式背后所传达的却是东方文化精神、意蕴和内涵,其内涵已不是市井生活本身的意义,传达给我们更多的是对当下人性的关注和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拷问。

  对于应晶晶近期创作的作品而言,通常除了使用传统绘画颜料以外,还包括未加工的木、石、土等自然材料,力求降低作品的人为处理痕迹,将讨论的重点移至物体之间的“关系”,应晶晶作品对于“关系”的探究,自然地将“空间”视为作品中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进行思考,并加以艺术实验。撇开画面的“制作”,她所关心的问题归纳而言:不是“物”象本身,而是这种变化的力量外化在二维平面画布上时,艺术家所赋予它存在的状态,作品阐述的是艺术家对于“物”象的感受,放弃了人与物的自为状态,作品为了展示更加具有形式意味的世界,强调自我的重新放置,既简单又明确。

  应晶晶和我聊起近来的创作状态和思路,她提及到最近大半年对于抽象作品的探索,在其中愈发关注禅学中最常提及的概念——“空”,对于绘画的“空”的理解,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白,在一个画布上考虑作品的存在,关键的一点是始终能体会到所画的地方它会自然产生一种活力,这是由画处与非画处的关系所产生的。“通常我们将没有笔墨触及的方寸空间叫做空白,其实我不这么认为,我画中的空白是由画的部分建立起来的一种整体关系,并由此产生更大的空间。比如说宁静的湖面,一粒小石子轻击这片明镜,由这一个点触发开去的所有波纹会蔓延到最远的地方,甚至整个湖面,那么这就是一个具有活力的整体,我在画布上注重和创造的‘物’象的‘动’就是如此,它可以蕴含强大的扩散的力量。”这是她最愿意娓娓道来的一个艺术课题。                           吴晓洵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广告联系电话
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广告服务传真:025-84460253
业务一部:1380903946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二部:1391382749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三部:1385172733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四部:1590514573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会员协议

版权所有 南京海盟广告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7 扬子晚报广告部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400-661-9909 传真:025-8446025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南路230号安瑞大厦4楼 QQ热线:494305431

苏ICP备110440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