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魅力
后排有跳上椅座拍腿的,有鼓掌的,跺脚的,呼的喊的,似开水沸腾,滚油炸锅……
[南京]吴春桐
现在“京剧”两字,前面经常加两字:振兴。可我小时候,京剧自己很兴盛,非但不需人去振它,它倒反过来会振人。“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几乎是“流行歌曲”,荡漾在长街之上。
父亲是戏迷,爱唱:“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稼场鸡惊醒了梦里南柯。”三年自然灾害,买米打油要粮票油票,购糖需糖票。酒没发过票,也买不到,只有重大节日,如过年,凭户口簿到指定商店,按人口数配给一点。好在有京剧,进去有“酒”喝,不限量,抑或能遇美丽南柯。
1964年,武汉市京剧团来南京。虽是市级剧团,但水平全国一流。阵容整齐,麒麟童的高足陈鹤峰、高百岁,程派青衣李蔷华,正字班名角关正明悉数在列。挂头牌的是长靠武生高盛麟,出身梨园世家,当时正走红,誉满大江南北。演出前三天开始售票。排队人很多,但井然有序。票快卖完时,队伍乱了。一字长蛇阵顿作散沙一盘,人头涌向售票窗,黑压压一片。情急下一人纵身跃起,在众人头上匍匐前行,将钱从空中向下塞入窗口。演出那天,新街口中华剧场门前早已挤满观众,只等检票进场。时间长了起口角,有两帮人吵得面红耳赤要裸膀子,只因对方言语不慎,亵渎了自己心中的名角儿。当晚开锣戏是郭玉昆的龙宫借宝,第二出是关正明的打渔杀家,然后是李蔷华的程派戏。大家静静等待的压轴戏是高盛麟的一箭仇。故事讲的是梁山好汉活擒史文恭,报了他一箭射死晁盖之仇。
大幕徐徐拉开,史文恭刚一露脸就是碰头彩。待起霸完毕,一句定场诗:“手下英雄如狼虎,要把梁山一扫空。”更是满堂彩。那时我虽然已上中学,但还不太懂戏,尤其长靠武生戏。真搞不明白:为什么刚一亮相就是“好!”转过身来又是“好!”正面亮相叫好,侧面一亮也叫好,甚至史文恭背对观众,肩臂一抖,更是一连串的“好!好!好!”
最火爆的是阮氏兄弟将小舟掀翻,水中擒拿史文恭一场。阮小二、阮小伍,黑衣、黑裤、黑帽。史文恭,一身银色绣花锦缎箭衣,甩发长髯厚底靴,灯光一打,熠熠生辉。场上乐队紧锣密鼓急急风,震耳欲聋。红氍毹上,两黑一白,武生武丑三豪杰,上下翻腾,跌扑滚打。观众席中,喝彩叫好响声一片。后排过道墙边,有跳上椅座拍腿的,有流涕抹泪的,弯腰捂肚的,鼓掌的,跺脚的,呼的,喊的,似开水沸腾,滚油炸锅……京剧就是这样使人疯狂,回想起来仿佛如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