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周东江
都是这十年来先进的电视屏幕与落后的节目信号打架闹的,观众的“世界观”都给毁了!
过去,我们看老电影银幕都是窄的,长宽比例是4:3。电视屏幕也是按照这个比例,一用就是多少年,到现在国内电视台播放节目也是以此为标准。十多年前出现了以宽银幕为模本的宽屏电视机,长宽比例是16:9,先是在背投电视上出现,后来等离子电视以及液晶电视采用的都是这种比例的屏幕,一晃也是十多年了。到现在,不管是仿照立体电影的3D电视,还是仿照环幕电影的曲屏电视,都是跟在电影后面走的。
问题来了:电视机厂家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而我们的电视节目信号却是以不变应万变,到现在仍然采用4:3的比例。要想看不变形的画面,就得调成4:3的屏幕比例,牺牲掉两边的宽屏,最直接的负面效应就是时间长了屏幕受损;要想不让屏幕受损,就只好用16:9的比例看4:3的节目,因此屏幕上出现的任何人物都是矮胖粗,一律是虎背熊腰象腿、宽脸阔鼻大嘴;眼睛也都统一标准:甭管你是桃眼杏眼狐狸眼,到屏幕上一律是细长的丹凤眼——真是委屈了那些俊男靓女。
为什么会这样?按正面理解,可能电视台要照顾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们没准还在偏远山区看14英寸显像管电视,信号可能还时有时无。照顾弱势群体,这个道理貌似说得过去,但是经不住推敲。一般电视机寿命在十年左右,而显像管电视恐怕早在十年前就停产了——慢说显像管电视,就连十年前出现的第一代宽屏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现在恐怕也已寿终正寝,它们就这么憋憋屈屈地度过了“虎背熊腰象腿”的一生!
16:9的电视信号不是没有,想看吗?有一次我哥到我家看凤凰卫视,感到极不适应,说主持人甲本来挺胖的,明星乙也挺丰满的,怎么到你这里一律变瘦了?
首先,你得安装有线电视,再升级成数字电视,再将机顶盒换购成高清机顶盒,每月在基本收视费的基础上再多交高清电视收视费,就可以收看了——你买得起马还配不起鞍吗?问题是:现在人们已经热衷于上网看新闻、视频、电影电视剧,不怎么去客厅看电视了(当然老年人除外),你还在那儿设立重重关卡收费,舍得多缴费的不看电视,看电视的(老年人居多)又舍不得多缴费,你这不是进一步压缩收视群吗?
而境外电视台,早在几年前就已升级成16:9的节目信号了。比方我用机顶盒收看16:9的凤凰卫视,场面宏大不说,人物一点不失真,看着那叫一个舒服!有一次我哥到我家看凤凰卫视,感到极不适应,说主持人甲本来挺胖的,明星乙也挺丰满的,怎么到你这里一律变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