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江苏省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教育大型巡展启动仪式在南京召开。该活动由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开鑫贷共同主办,将历时一年,在苏州、无锡、扬州、南通等10个城市开展。来自全省十多家网络借贷企业的专家组成了12人投资者教育讲师团,后续将通过各种形式为投资者出谋划策。启动仪式上,业界专家们给投资者支招,如何通过公开信息查询平台实力;法律界大咖提醒投资者,注意留存电子合同。扬子晚报记者 徐兢 投资前登陆一个网站查验平台实力 “常听投资人讲,平台的信息太多了、太复杂了,看不过来也看不懂。”开鑫贷公司总经理周治翰说,其实通过公开途径就可以核实平台基本信息。 首先,注册资本要实缴。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一下平台的注册资本,最好能够通过该系统中的企业年度审计报告或者出资人信息了解平台的实缴资本,看实力和宣传的是否相符。前不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做了一项调查,从数据上看网贷平台的实缴资金在3000万以上是问题发生相对较少。 其次,真假股东要查清。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查询股东信息,可以多向上追溯几层,看看最原始的出资来源。另外,如果哪家平台的高管不愿意曝光,就值得注意了,如果平台缺少风控团队,那更是要远离。 第三,没有ICP备案的平台不能碰。一是ICP备案号,二是ICP经营许可证,后者更具有权威性。投资人投资前一定要登陆ICP备案网。 项目骤增人气突降都是危险信号 开鑫贷公司总经理周治翰指出,在投资过程中要警惕几种异常情况。一是收益过高,时间期限比较短的标的,特别是年化收益高的短标,往往最能吸引投资人,但是背后有可能存在拆标、设资金池的可能性。 二是投资项目骤增,并不是开拓了新业务,而是运营当中有参与了资金池,项目出现不良,同时平台面临大规模提现。 三是一个平台的人气忽然下降的非常厉害,成交笔数骤减,就要注意了。 四是提现难,经常逾期。从以往的案例看,出现提现困难问题的平台大多运营能力不足,一般很难翻身,最好及早抽身。 注意保存电子合同证据以防诉讼 P2P投资者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关倩表示,法院已专门设立了金融庭。她总结了互联网金融投资“十大风险隐患”,包括违规担保、平台自融、设立资金池、融资成本高、诈骗平台、非实名认证、融资担保、理财产品风险、信息安全、法律风险等。她提醒,投资时务必看清条款,保留好电子合同,注意留存证据,以防万一诉讼要用。 “投资者教育活动,合规优质的平台都在努力做,这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金票通总经理葛军提及,平台定期举办投资者见面会,去年底还特意由投资者自己推选出3位监督员,可随时来平台查验所有项目资料。 相关新闻>> 法规和征信 是互联网金融的“两条腿” 在近日由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工程重点实验室、金融学院、互融宝等联合主办的“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南京财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多位教授展开“会诊”,为普惠金融的推进谏言。 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闫海峰教授建议,推进普惠金融的关键是从组织架构、市场层次、监管体制等多方面来完善普惠金融体系,特别是偏远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须完善,监管上不能“一刀切”,政府出台激励措施。 对于近期P2P问题平台频出的现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葛和平副教授提议,“问题平台出现一个研究一个,研究结果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参考。其中,共性问题呼吁政府出台法规,差异化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维教授指出,互联网金融想要走得稳健法律法规是“一条腿”,征信数据是“另一条腿”。他指出,目前金融服务存在不对等的现状,比如高净值人群能买到收益更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在于努力打破这种不平等。 徐 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