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是马拉卡纳体育场的64岁生日,74738名狂热的球迷聚在这里,召开了一场盛大的生日party。而这场party的主角,非梅西莫属。一次诡异的乌龙助攻,一脚无解的“梅式进球”,让波黑人整整90分钟的努力化为泡影。全场七万多球迷唱起了万人大合唱,球迷们用歌声,激励着梅西勇敢踏上冲击球王之路。 扬子晚报特派记者 汤敏 钱旭(里约热内卢6月16日电) 被“梅西”攻占的里约 狂欢,从比赛前一天就拉开了序幕。与巴西人一样热情奔放,骨子里却多了些桀骜不驯的阿根廷人,几乎把里约变成了布宜诺斯艾利斯。 里约最著名的科帕卡巴纳海滩,一夜之间被染成了阿根廷队的蓝白色,绝大多数人球衣背面,印着大大的10号,这是梅西的号码,也是阿根廷人的灵魂——从马拉多纳卸下这份责任开始,潘帕斯雄鹰还从没像现在这样,将翅膀挥舞得如此有力。 “估计大约有60000名(阿根廷)球迷来到里约,当然,实际数字可能会更多。”世界杯里约赛区主席里奥纳多·马休说。实际情况比马休说的还要夸张,整个里约一夜之间被“梅西”们攻占了。大街小巷里,成群结队的阿根廷球迷边走边唱;酒吧饭馆里,高举着酒杯的阿根廷球迷畅快淋漓;银白色的沙滩上,疲惫的阿根廷球迷钻进睡袋呼呼大睡。不少人是开着房车来的,大学生罗德里格斯就打开车门给记者看,“里面搭了简易的4个硬板床。虽然我们没有今天的比赛门票,但在海滩上和同胞们一起观战,我们倍感激动。”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也送来了阿根廷球迷的“大日子”。下午1点,距离比赛开始还有足足6个小时,地铁站内就已经人满为患。有球票的,自然兴高采烈,没球票的,也不甘心地挤进列车,希望能在现场碰上好运气。 列车每停一站,都会涌进更多的阿根廷球迷,地铁车厢简直像塞满了阿根廷球衣的货柜,但狭小到几乎无法转身的空间,却限制不住球迷们的热情。只要有人起头,必然引来所有人的唱和,球迷们蹦跳着打着节拍,连车厢地板都跟着跳起了探戈,甚至让记者一度担心会不会发生脱轨事故。 “Argentina!Argentina!”列车即将到站,记者跟着他们的节奏喊了起来,快乐最有感染力的情绪,让跻身其中之人无处逃遁。旁边的哥儿们送上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让我第一次跟阿根廷球迷那颗火热的心,贴得如此之近。 被梅西嗨翻的球场 马拉卡纳体育场的看台,是蓝白色的海洋,除了极少数的波黑和巴西球迷,“梅西”几乎占据了目光可及的所有角落。阿根廷球迷的欢歌此起彼伏,巨大的声浪简直要将体育场的顶盖掀到九霄云外。突然,欢呼声达到沸点,原来是广播里开始介绍两队的出场阵容,梅西的照片出现在现场的大屏幕上。 这个夜晚的主角,登场了。 胳膊上的队长袖标,意味着更大的责任,现场摄像机扫过梅西的脸庞,稚气未脱的面孔多了几分坚毅。既然是这个时代的马拉多纳,就必须在世界杯赛场,书写自己的传奇。 这一次,梅西没有重蹈四年前南非颗粒无收的覆辙,阿根廷队的两个进球都是他所制造。开场仅仅130秒,梅西就嗨翻全场,他发出的角球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波黑后卫鬼使神差地将球撞进了本队大门。意外的失球,没有让波黑人过于沮丧,反而起到了激发斗志的作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攻防打得更有章法,制造了比对手多得多的威胁,阿根廷主帅萨维利亚甚至不得不在中场休息时就连换两人,以扭转被动的局势。 第64分钟,现场的大屏幕上打出了两队的射门数,波黑10比6领先阿根廷,但仅仅过了1分钟,梅西就让这样的尴尬烟消云散。接到伊瓜因的传球后,他把面前的波黑后卫当成了木桩,左闪右晃之后拔脚怒射,皮球从右门柱蹦到左门柱,最后还是调皮地入网了。“梅西时刻”重现江湖,刹那间,整个球场再次沸腾了,梅西的头像,在马拉卡纳翻滚,此起彼伏,人们在喊:“OleOleOle!梅西!梅西!” 梅西冲向场边怒吼,接受着队友们的拥抱和全场球迷的欢呼,这一刻,真的已经等了太久。从德国到南非,他的两粒世界杯进球之间,竟然隔着八年的距离。梅西的怒吼告诉全世界,王者归来,这只是序曲! 被梅西占领的时代 阿根廷昨晚的胜利,远远称不上伟大,而一传一射的梅西,也绝不是最好的梅西。要想达到马拉多纳的高度,要想成为这个时代的唯一代言人,他还需要一座世界杯。 从肯佩斯到马拉多纳,再到如今的梅西,阿根廷最不缺的就是巨星,但不利的一面,是他们很容易感染上的“依赖症”。四年前的南非,梅西状态低迷之下,阿根廷队止步16强就是最好的例证。不过,桀骜不驯、自由奔放的民族性格,又决定他们不可能复制欧洲球队的整体模式,抛开一脉相承的“巨星路线”。正如中场球员马斯切拉诺所说,“不指望梅西?这根本不可能。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好的球员,所以要尽力让梅西的能量发挥到极致,要在世界杯上彻底‘引爆’梅西。”在巴西,梅西要做的,就是复制1986年的马拉多纳,让整支球队都抱着他的大腿前进。 很多人认为,巴西世界杯是梅西与C罗的“天下第一”之争的决战。同为世界足球先生,同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才,两位“一生之敌”谁能站上更高的历史山峰,一座沉甸甸的世界杯冠军奖杯,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砝码。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个尚显稚嫩的内马尔。贝利与马拉多纳“球王”之争打了几十年,却由于年代上的“关公战秦琼”,至今难分高下。而现在,被贝利钦点为“接班人”的巴西10号,与马拉多纳指定的“继承人”幸运地走在了同一时代。桑巴更妖娆?还是探戈更迷人?两位“球王”的隔空喊话,或许将在巴西听到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