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井峰 (苏州) 好钢用在刀刃上,好泪流在球场上。“葫芦娃”比利亚痛楚的泪水尚未退去,太极虎孙兴民的泪水却似乎有决堤之势。要不是“好基友”洪明甫的相拥安慰,想必,孙兴民的泪水早已淹没整个巴西利亚高原。显然,收获满心遗憾的韩国人,任凭泪水如何地播洒,也未能换取一个晋级16强的名额,但却换来了洪明甫宽阔的胸怀和韩国球迷的同情心。不过,幸好韩国队命好,没有输球挖煤的代价,否则,想必要哭的还有洪明甫。 无独有偶,要说球场上的哭泣,与孙兴民一同落泪的还有C罗,尽管拖着一条伤病的左腿,尽管用这条腿踢进了自己巴西世界杯的唯一进球,尽管有可能葬送整个职业生涯的危险,尽管葡萄牙还赢了加纳,可巴西世界杯还不得不跟葡萄牙道一声“再见”。显然,这声“再见”深深地刺痛了C罗的心。离开赛场的那刻,C罗回眸一望,却没有看见百媚生,相反,却是自己潸然而下的泪水。 以此观之,不难发现,C罗是个性情中人。尽管在俱乐部的比赛中,往往呼风唤雨,可在世界杯、欧洲杯的赛场上,却是点点泪水堆筑的青春记忆,每每忆起,满满的都是泪。2004年欧锦赛,19岁的C罗随着葡萄牙“黄金一代”征战欧洲之巅,可在决赛中,爆冷不敌希腊,痛失冠军,赛后C罗难忍伤心的泪水,似乎有“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祖国”的胆气,一哭成名。 泪水三千丈,缘愁是个长。2006年德国世界杯,C罗卷土重来。可没想到,在与无冕之王荷兰的巅峰对决中,只踢了30分钟就因伤下场的C罗,泪水忍不住决堤而出。不过,这次的痛哭,却换来葡萄牙进军8强的前景,也换来世界杯史上的“惊天三连哭”,俨然一个“痛哭”的帽子戏法,无人能敌。 2008年欧锦赛,早已升任队长的C罗,依然是没能改变“男儿有泪就轻弹”的真性情。在与德国队的1/4决赛,再一次梦断欧锦赛时,C罗饱含泪水与波多尔斯基相拥而泣的画面,着实让亿万球迷唏嘘不已。 不过,与C罗和波多尔斯基相拥而泣相比,德国人克林斯曼与勒夫更应该弹冠相庆,尽管赛前的默契球言论不绝于耳,但穆勒的1个进球,足以让甚嚣尘上的“默契球”论坠入深渊。不过,显然克林斯曼有点失算,没想到勒夫这个小老弟,还真的动起真格。面对失利,想必,克林斯曼不得不说:“我的后任是个极品”。 巴西世界杯,内马尔的低头垂泪、迪耶的眼含热泪、金英权的掩面而泣……每念及此,不得不心生感叹:哭是一种情怀。看他们哭泣的样子,就像读一本《丧家犬也有乡愁》,一部《美丽人生》,让人心酸。 1、球迷论坛发稿:登录“扬网”(http://www.young100.cn),进入“扬子球迷圈”论坛,注册账号,直接发帖。 2、邮箱发稿:yzwb@vip.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