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8日是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著名国学专家、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昨日受江苏保监局、江苏省保险学会和扬子晚报之邀,在南京大行宫会堂为上千名听众主讲《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儒家文化与当代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钱文忠教授演讲之后,江苏保监局副局长王宝敏强调,儒家文化是“君子文化”,其精髓可归纳为八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诚信是保险业的生存之本,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八德”有很大的共同之处。 本版撰稿 实习生 赵月 扬子晚报记者 马燕 沈春宁 本版摄影 实习生 朱君怡 扬子晚报记者 宋峤 保险是靠教养获取信任的行业 钱文忠认为,保险是靠教养和文明获取别人信任的行业。当前影响各行各业的最严重问题是社会信任度快速降低,而孝道是中国文化的最后一道堤坝,《弟子规》堪称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A 谈保险 靠教养和文明获取信任的行业 正处于黄金钻石般的发展时代 钱文忠是江苏无锡人,在普通人眼中,他更为人熟知的是其《百家讲坛》主讲人的身份,以及是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关门弟子、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 说起保险,钱文忠很是谦虚,“我完全不懂,这是一个专业非常强的领域。”但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在德国留学期间,就曾在生活中接触过当地保险从业人员。“在我印象当中,德国的保险从业人员和银行从业人员、律师一样,最讲究仪表、穿着和语言表达。因为这是个特别需要通过教养和文明来获取别人信任的行业。” 钱文忠认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跟保险业的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甚至成正比的。如果没有物质财富的发展,根本谈不上保险业的兴起。现实生活中有了闲钱才可以为未来未雨绸缪做考量,这是保险业存在的前提。他认为,从理论上讲,目前是保险行业的黄金乃至钻石时代。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百姓收入提升、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而人们又反映缺失幸福感和安全感。“人类历史上没有过这样对保险业特别温柔的时代。” 分享购买保险的亲身经历 一个代理人靠细节获教授信赖 著名国学专家、高校教授购买保险的经历是怎样的?大家都非常好奇。昨天的讲座中,钱文忠也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购买保险的亲身经历。他说,自己现在的保险就认定两位代理人。“我的保险量不小的,我怎么会给他们,而且每年给他们?全是因为细节。” 有一次,一位业务员直接敲门到了他家,他也不好意思挡人家,就说:“保险我不买,但是这大夏天的,我这儿有空调你坐一会儿再走吧。”这位业务员看到钱文忠教授的孩子直夸:“哎呀,这小孩挺可爱,这个儿子挺可爱。”这样一说,就让人听了极其不舒服,“我的儿子是你儿子啊?极无教养。”而按照传统的礼仪,一般是自降一辈。“过去都是怎么说?——哎呀啊,弟弟真可爱。”而另两位让钱文忠教授很是信赖的代理人,则与上面这个事例完全相反。其中一个是约好时间到家里,先自报家门,是某某保险公司的,叫什么,不好意思,“希望您能给我两三分钟时间”。当时钱教授正好有事,这位业务员说:“对不起打扰了,能不能约一个时间来拜访您?”后来到了约好的时间,这位业务员正在洽谈的时候,钱教授的母亲打来电话。这位业务员说:“令堂来电话,您赶紧先接,”同时把自己的手机调到静音。后来,钱文忠教授的很多保险就让这位业务员代理了。 B 论传统 当下社会信任度快速降低 失去传统伦理和文化支撑 一方面现在是一个物质财富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方面人们又听到一些行业从业者的抱怨。在钱文忠看来,这是时代大背景使然。他认为,中国当前正在面临着最严重的问题,“大概是快速增长的物质财富,不仅没有带来精神水准、道德水准、伦理水准、审美水准的提高,反而导致伦理水准、社会的信任度快速降低,甚至崩溃!”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行业会是好做的。 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有一次到上海的一家金融机构去办事,听到里面在念佛家的六字箴言,但仔细一听是“OH,MONEY MONEY GO MY HOME(钱来我家吧)”。这其实是在跟佛做生意。 钱文忠提及,尽管以往汉族没有和西方一样明确的宗教信仰,但是传统文化中有敬畏。中国传统文化讲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中庸、孝悌、礼义廉耻,这些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中几乎就像宗教一样,让每个普通人都有敬畏之心。而最近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这套东西被冲垮了。改革开放30多年,人们没有去关注传统文化,反而为了发展经济,把传统文化也当做了商品,一切为了赚钱考虑。“包括两年前,中国有四个城市在争夺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故乡。”他认为,当前最严重的困扰各行业发展的问题,是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失去了传统伦理和传统文化的支撑。 守住孝道这一中国文化底线 每个人都可以读读《弟子规》 不过,钱文忠教授认为,只要大家能够抓住中国文化的底线,那么各行各业都会有好的发展,保险业也不会难做。“中国文化的底线在哪里?中国的最后一道堤坝是什么?我想恐怕就是孝道。中国现在出现了很多问题,只要孝道没出问题,就不会崩溃。”他提及,这个“堤坝”有四个支柱——儿子孝敬爸爸、儿子孝敬妈妈、女儿孝敬爸爸、女儿孝敬妈妈,“别的孝都是从这些推出去的”。 钱文忠教授介绍,前段时间,习近平主席曾讲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根在《弟子规》,他觉得解决问题的“钥匙”找到了。钱文忠介绍,《弟子规》一共1080个字,360句,3个字一句。《弟子规》原来没有多高的地位,因为它是清朝才有的,不像《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很早就有。其在大陆被重视最早是佛教开始推广的。《弟子规》在大陆红起来,得力于外资企业的推广。最早到中国的外企管理者都是海外华人,他们到中国招聘员工时发现,每一个人学历都很高,英语都非常好,但是不怎么懂得待人接物和跟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所以他们就引进在海外华人当中很流行的《弟子规》,用于内部职工的培训教材。钱文忠认为,《弟子规》看来跟各个行业没关系,但如果大家真的照《弟子规》去做,整个气质会完全改变。他认为,与教育和学历相比,教养更重要。“传统文化提高不了教育程度,但是能增进教养,你把《弟子规》读一遍都记住的话,首先给人的印象是这个人非常有教养,因而他非常可信。” 现场互动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亲近传统 未必要读线装书,听周杰伦也行 现场互动环节,钱教授的精彩回答博得了阵阵掌声。 问:如何找到仁义德和利之间的平衡点? 答:如果我们用传统文化要求自己讲仁义礼智信、讲仁义德,我们会发现这个社会并不讲这一套。换句话说,我们学《弟子规》,用传统文化来要求自己进入社会以后,很有可能要吃亏。要想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实际上完全取决于你要什么和信什么。我相信,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各行各业说到底都是“做人”两个字。实际上儒家文化讲的是“利在其中矣”,非常实在,非常强调人的现实生活,仁义道德、礼义廉耻最后都是考虑到人的利的,儒家文化最要紧的一点就是“利在其中矣”这五个字,所以做好这些一定会有利,而且会有大利。 问:请问在新媒体碎片阅读流行的情况下,除了阅读《弟子规》《三字经》等,还有哪些方式可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答:网络碎片化阅读是这个时代不可抗拒的潮流,但我觉得接触传统文化不一定非要读线装书,可以遵循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周杰伦,他的歌词中就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因此在台湾评论界和艺术界被认为很有教养,比如《青花瓷》等;现在女孩子喜欢练瑜伽,这也能接触到印度传统文化和中国佛教的一些修行方法;还有人喜欢昆曲;包括最近习主席访韩,韩国接待习主席的仪仗队用的是中国宋代传下来的服装、青龙白虎四面旗帜,这就是韩国这些演员、艺术家给我们的感觉不同、我们喜欢他们的原因。所以我们看韩剧和电影,甚至是一些电子游戏,都有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所以在今天,年轻朋友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触传统文化。 ■新闻延伸 “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江苏广场宣传在宁举行 7月6日,2014年“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江苏广场宣传活动在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广场举行,省领导和江苏保监局局长宋志华、副局长王宝敏等出席,并巡视了广场活动。 “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是由去年中国保监会以“保险,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设立,定于每年7月8日。今年的年度主题为“爱无疆 责任在行”,此次广场宣传活动共有来自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平、紫金财产保险等主要保险公司参加,为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普及保险知识,向社会展示履行社会责任、服务民生的良好形象。不少消费者前来咨询车险、寿险、健康险等产品,并接受志愿者现场提供体检等服务。活动现场保险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同步启动,来自保险业人士向南京大学等学校学生代表赠送保险知识读本。 江苏保费率先突破1000亿元 继续居全国首位,将冲刺2000亿元大关 昨天的讲座中,江苏保监局副局长王宝敏介绍,江苏继率先突破年保费规模1000亿大关之后,今年6月底仅半年时间,全省保费收入已达到1002亿元,继续位居全国首位,下一步将冲刺2000亿元大关。保险资金在江苏投资规模超过1150亿元,保险业承办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服务了全省4200万人,覆盖面超过70%。农业保险、科技保险、责任保险为江苏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江苏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在大幅提升,对老百姓幸福指数的贡献度在提升。一直以来,江苏对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推广落实都非常重视,积极探索践行核心价值理念的有效途径,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增强行业的软实力。儒家文化是“君子文化”,其精髓可归纳为八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理念中的“仁以处人,有序和谐”的核心思想对保险行业文化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是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诚信是保险业的生存之本,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八德”有很大的共同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