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常州市首套业主全程参与监理的安置房举行集中交付仪式。该小区首次引入“第四方监理”,让业主推荐代表全程跟踪造楼。小到扎钢筋间距不对,大到修改设计方案……业主代表在建房3年里挑出100多个毛病,开发商、施工方都会及时整改。 扬子晚报记者 张斌 文/摄 观感:安置小区也“高大上” 历时3年半,常州安置小区“平岗星苑”华丽登场,令不少商品房黯然失色。小区里绿化率达到近40%,每平米的绿化成本高达600多元;车库配比是1:1;窗户都是双层玻璃,保温、隔噪音,外墙装饰用的是石材和彩色砂浆。平均造价6000元/平米的小区,高大上的外形,置身其内外,记者丝毫感觉不到这是一处安置小区。昨日,扬子晚报记者走进平岗星苑小区,总共7幢平均30层高的楼组成的欧式地中海风格的建筑群让人惊叹不已,小区内也很精致,人车分流的设计,丰富的绿化,完善的健身器材……仅从外形上看,绝对会认为这是中高端的小区。然而它真的是安置小区! 幕后:业主监理3年内挑出百多个毛病 5个有盖楼经验的村民当代表,其中2个是瓦工 平岗星苑位于常州五星街道平岗片区,临近钟楼区政府。2010年,钟楼区五星街道决定开发平岗村委地块。这里的地被规划成8幅地,其中最靠东的一幅作为安置小区。拆迁前,开发商常州五星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找到了全体拆迁户,提出:请村委在管辖的5个生产队中,每个队选出1名信得过的村民代表,全程参与楼房的建设,做一回“第四方监理”,掣肘施工方、监理方,造出一个高质量的安置小区。很快,在5个生产队中,两个盖过高楼的瓦工,三个参与自家多层私房建设的村民成了代表。其中张耀忠最有经验,他是从业20多年的5级瓦工,退休前在常州三建建设有限公司上班。 施工方想抢工期,不想遇到行家只好作罢 “我们5个人4个都退休了,从盖楼扎钢筋就天天盯着,天天都来,大大小小发现问题有一百多个。”张耀忠告诉记者,村委285户拆迁户今后的住房质量问题都落在了他们身上,他们既感到光荣,又感到压力。 “我们发现问题现场就提出来,要求工人改。工人不听就找项目经理,再没用直接喊监理,监理要是不管,就在每周二的例会上提出来,让开发商出面解决。” “施工方开始还以为我们不懂,才浇筑好一天的混凝土,就往上面扎钢筋了,我们肯定不让!”张耀忠告诉记者,根据施工流程,这一养护工艺就要7天。刚开始他们就发现施工方想抢工期,于是他们就直接反映给开发商,开发商当即就要求施工方禁止这样做。 重装了1000多扇门,没少“折腾”开发商 杨惟聪是开发公司的副总,负责工程施工。他告诉记者,在很多细节方面,业主代表是精益求精。据介绍,“平岗星苑”因为业主代表的要求,重装了1093扇入户门,重改了三幢和六幢的设计图纸。 “就在大楼建造接近尾声的时候,业主代表发现小区安装的是甲级防火门,不是防盗门。”杨惟聪说,当时业主代表在例会上提出问题,说他们在这住几十年,火灾可能碰不到一次,但小偷是天天要防的。最终,开发商决定一方面用更厚防火门方便更换防盗锁芯,每一扇门的成本增加了200多元,工期也因此延长了2个多月。 3点疑问 1:为什么如此“高配”? 有的读者可能会有疑问,一般情况下安置小区不可能造这么高端。对此,五星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工程从建造之初就瞄准的是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因此无论是选材用料、建设品质、现场管理都是高标准的。 2:为什么会请业主代表来监理造楼? “当时五星街道发现安置小区比一般的商品房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安置户时常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集体维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五星街道提出了“民生工程,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这么一个全新的执政理念,安置小区邀请“懂行”拆迁户参与造楼,盯着造楼,从根本上杜绝问题。 3、这种模式是否能复制? 杨惟聪认为,这种模式事实上不太适用于市政工程。平岗星苑的业主原本是一个村委的,大家相互熟悉。这种全村人原地安置的小区,较容易使用“第四方监理”。而市政工程的业主大多来自四面八方,聚在一起都很难,更别说谁信任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