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贾志刚(作家、媒体人) 第二场半决赛,当人们拭目以待这是梅西的比赛还是罗本的节奏的时候,却发现,这是阿根廷与荷兰的比赛,没有梅西,也没有罗本。 这是本届世界杯最惨烈的防守大战,大概是汲取了巴西队的教训,两支球队全都采取防守反击的战略。其结果就是双方重兵集结于中场和后场,以高密度防守阻遏对方的进攻。以极富杀伤力的动作应对一切的威胁,并且自始至终地坚持。 于是,我们仿佛看到一道横亘于两队之间的天堑,就是上帝也无法轻易通过。于是,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个黄继光般的战士,像单细胞一样勇往直前,不需要任何的想象力。梅西就被淹没在其中,他的每一次拿球都招来至少三个以上的防守球员的逼抢,即便他身手再矫捷,也无法摆脱。罗本也被淹没在其中,他得到球的机会本来就不多,而在这不多的机会中,他根本没有冲刺的空间,什么是速度?根本就没有速度。并且,他也同梅西一样得到两三名对手的夹击。 这是一场冷血的比赛,斯内德几乎被踢断腿,比格利亚则被打爆了嘴,在冷兵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什么明星都是白扯,肌肉比较能说明问题。 这是一种怎样的比赛?如果每场比赛都是这样,世界杯恐怕不会有任何明星。但是,这是决定谁能进军决赛的决战,任何“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的策略都是无可非议的。事实上,从淘汰赛开始,已经有很多场比赛都是按照这样的路数进行了。 梅西笑了,即便自己在这场比赛中不过充当了工兵的角色,毕竟阿根廷队赢了,自己还有继续前行的权利,还有追赶马拉多纳的机会。如果这场比赛是一场赌博,毕竟自己在胜者的一方。 罗本也并没有哭,而是镇静地安抚自己的老婆孩子。四年前,荷兰人因为进攻而被西班牙人绝杀;四年后的今天,则因为防守而在点球大战中栽倒在阿根廷队脚下。什么都试过了,能抱怨的只有运气了。四年后还有机会吗?四年后恐怕仍然要面临进攻还是防守的抉择,就像守门员总是面临向左扑还是向右扑的选择,每一次都是独立的概率,连上帝也不敢说哪一次是对的。 问题是,决赛呢?决赛会不会也是这样的路数?梅西是阿根廷队的镇队之宝,是发挥镇队之宝的力量去进攻,还是继续对荷兰队的战术,想来,这是让阿根廷人烦恼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