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奥会期间,青奥村将为约6000名运动员、随队官员、青年大使、青年记者,模范运动员和部分IOC官员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作为运动员的“家”,青奥村有哪些亮点?各项准备工作进展如何?记者昨日探营青奥村,为大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据了解,青奥村将于8月12日正式开村。 实习生 杨馨 扬子晚报记者 仇惠栋 用电厂发电的余热来制冷气 青奥村占地约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包括6幢居住楼和4幢配套建筑,分为运行区、居住区、青奥村广场三大功能区。 青奥村里有一幢造型特别、功能特殊的建筑——能源站,是南京第一座、全省第二座使用冷热电联供技术的区域能源中心。它利用电厂的余热蒸汽,通过非电空调设备制取6℃冷水,输送到青奥村等换热子站,向各建筑提供中央空调冷源;冬季利用电厂余热蒸汽供热。青奥村能源中心使用的蒸汽来自板桥的华润电厂,预计7月15日蒸汽就可接入到位。 青奥能源中心设计满足120万平方米的制冷制热需求。青奥会举办期间,除了为青奥村,还将为奥林匹克博物馆及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提供制冷服务。 南京特色菜将上运动员餐桌 青奥村的运动员餐厅位于1号楼的4至6楼,可同时容纳2700人用餐。餐厅赛时提供所有青奥村居民及访客就餐,供应亚洲餐、地中海餐、欧陆餐、中餐四种菜品类型。共有599道菜不断轮换。 青奥村餐厅菜单中自然少不了中国特色和南京特色,菜品中将出现红烧狮子头、扬州炒饭、西湖牛肉羹等,而独具南京特色的盐水鸭、雨花石汤圆、桂花糖芋苗等也将登上运动员们的餐桌。为了保证菜品的新鲜卫生,每个菜品出锅2小时后就要做报废处理。 两座楼将变身幼儿园和小学 青奥村在赛后将得到充分利用。例如,运动员餐厅会后将变身国际风情街,聚集各国特色的商业、美食中心;运动员公寓将成为人才公寓,为高端人才提供住宿需求。 青奥村副村长陈小航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目前青奥村内的3号楼——训练健身中心,将在赛后变身成为幼儿园,室外的训练场将成为幼儿园的操场。青奥村内的2号楼,在赛事期间作为服务中心、商务中心和赛事信息中心。会后,这栋外观呈红、黄、蓝、橙多种颜色、活力十足的建筑,将被建设成为一座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