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起,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此次修订聚焦便民利民,重点优化婚姻登记流程,明确取消户口本作为婚姻登记的必要材料,同时推行“全国通办”等创新举措,进一步简化群众办事程序,提升服务效率。
三大修订亮点:服务升级、全国通办、流程简化
《条例》修订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婚姻家庭服务。 新规要求婚姻登记机关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为当事人提供情感沟通、心理调适、法律咨询等支持,尤其针对离婚登记增设调解环节,引导夫妻理性处理矛盾。民政部门将联合妇联、社工机构等开展婚前教育、家庭关系指导等公益性服务。
二是实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此前,内地居民需在一方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而新规打破地域限制。今后,男女双方可凭身份证在任意省(区、市)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或离婚,无需返回户籍所在地。这一政策将极大便利流动人口、异地工作群体,预计每年惠及超百万对新人。
三是优化登记服务流程。 《条例》明确要求婚姻登记机关不得收取任何费用,杜绝隐性收费。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简化材料提交程序,例如推广电子证照核验、共享公安部门户籍数据等,减少现场填表环节,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取消户口本:身份证+声明即可办理
最受关注的是,《条例》取消了沿用数十年的户口本要求。办理结婚登记时,内地居民仅需提供 本人居民身份证 和 无配偶及无近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离婚登记则需携带 身份证 和 结婚证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解释,此举旨在解决部分群众因户口本遗失、家庭矛盾无法取得户口本等实际困难,同时顺应电子政务趋势,通过部门间数据互通核验信息真实性。
值得注意的是,签字声明需现场签署并承担法律责任。若隐瞒婚姻状况或虚假陈述,当事人将面临信用惩戒甚至行政处罚。
专家解读:便民与风险防控并重
中国政法大学婚姻家庭法教授李明指出,新规在便民的同时强化了责任追溯机制。“身份证与全国数据库挂钩,虚假登记难度大幅增加。此外,‘全国通办’需各地登记系统互联互通,技术上已具备条件。”
也有部分民众担忧离婚手续简化可能增加冲动离婚风险。对此,《条例》规定离婚登记仍设置30天冷静期,且登记机关需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以保障当事人权益。
下一步: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
民政部表示,将加快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的数据对接,确保身份、婚姻状况等信息实时更新。未来或探索“刷脸”认证等智能化服务,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
此次新规实施标志着我国婚姻登记制度迈向数字化、人性化新阶段,有望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又一典范。




扬子晚报广告发布热线:400-9283-707 13809039462 15951885214 025- 84560268 QQ:297302889 QQ:1522473812 传真:025-84460253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230号 安瑞大厦7楼7191室
扬子晚报登报可拨打热线电话: 400-9283-707 手机:13809039462(微信同号)15951885214,或加QQ:1924655326、1536107230咨询。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报业传媒》或支付宝搜索《报盟登报》小程序办理即可在线办理;免费快递报纸,可开发票。手续简单,方便快捷。
诉讼争议法律咨询 报业传媒网 法律诉讼帮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