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您的位置:首页 > 扬子周刊 > 旅游美食 > 镇江西津渡:“中国古渡博物馆”
在线登报
镇江西津渡:“中国古渡博物馆”
  • 作者:佚名 2014/6/27 6:52:33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 】 查看

    尚清大戏台夜景。

    西津渡街景。

    白塔晴云

    西津渡全景。

    绿树掩映云台阁。

    云台阁夜景。

    镇江西津渡始成于三国,唐代起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距今约1400年历史。街区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保存着自唐朝以来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成片的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渡历史街区,被誉为“天下第一渡”、“中国古渡博物馆”。

    经过10多年的精心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西津渡文化产业园区目前已初具规模,也逐渐得到了各界认可,成为镇江市民文化休闲、游客观光度假的集聚地,镇江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2013年5月,西津渡文化产业集聚区列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新核定名单(全省共93家),成为镇江4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唯一以文化产业集聚区定性命名的园区。

    依山临江

    江河交汇,南北要冲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镇江主城西北部,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北濒长江,南临云台山,西起玉山大码头,环绕云台山沿小码头街由西向东转南延伸至伯先路、京畿路到中山北路口。史载西津渡形成于三国时代,唐代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发生过众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见证了镇江城市发展的历史。

    2008年4月28日,西津渡一期小码头街传统商贸街开街;2009年10月1日,西津渡二期老码头文化园开园。2010年,西津渡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的“世博体验之旅示范点”前20名。

    因渡而生

    多元聚合,人文荟萃

    “今(镇江)城西北三里曰西津渡,为南北对渡口,古谓之西渚……唐时亦曰蒜山渡,宋置西津寨于此,俗谓之西马头,即江口也,亦曰京口港。”——《读史方與纪要》(明 顾祖禹)。

    西津渡渡口历史存续1400年,古渡文化是津渡文化的基础和前提,由此衍生出了以济渡救生、平安和谐为核心价值的“津渡文化”;融合以义渡局、救生会为代表的“救生文化”,以观音洞、超岸寺、铁柱宫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江南民居、宗教建筑、西洋建筑、民国建筑等多元聚合的渡口“建筑文化”;以及以宝盖山、云台山、长江、运河为主题的“山水文化”等。

    西津渡,作为古代津渡文化保护区,是镇江文物古迹和文化胜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文脉”之所在。街区充分体现着津渡文化、租界文化、民国文化和工业文化4个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层,展示着城市个性风貌,反映着城市发展脉络,是城市文化特色最集中的体现,被中国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赞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规划领先

    修旧如旧,精雕细琢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坚持高起点制定和实施保护规划,自1998年起制定了《镇江市西津渡古街区保护规划》等系列保护规划,明确了规划范围和规划目标,并编制了《小码头街建筑修复设计》等修建详规指导项目实施。

    同时,西津渡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对文物建筑坚持“保持原状,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对历史风貌建筑立足“迁危拆违、保持风貌”的维修策略;新建景点园区采取“呼应得当,品相相容”的营造思路;工业文明建筑采用“保存形态,功能再造”的操作手法。

    截至2010年底,累计投资约8亿元,累计修复各类历史文物建筑5200平方米,维修传统民居4.5万平方米,完善街区配套、景观和亮化工程。街区内已修复的历史建筑和展馆包括:建成700周年的全国仅存的元代过街石塔——昭关石塔;世界第一个水上救生组织展馆——救生会;佛教、道教相邻并济的宗教文化展馆——观音洞、铁柱宫;全国文保单位——小码头街历史风貌建筑组群;包括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德士古火油公司、大华饭店、原镇江市前进印刷厂和滤清器厂老厂房在内的各类风格建筑组群——老码头创意产业园。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获得荣誉

    获奖(荣誉)名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优秀保护奖

    茅以升科学技术土木工程奖(西津渡保护更新工程)

    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集聚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茅以升科学技术土木工程奖(老码头文化园)

    时间

    2001年

    2007年

    2008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0年

    2012年

    授予部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茅以升基金会

    江苏省建设厅

    江苏省文化厅

    建设部

    省发改委

    国家旅游局

    茅以升基金会

    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未来的发展,将南面环山、北部亲水,规划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保护建筑和规划建设面积达40万平方米。其中,核心文化区津渡文化保护区6.3万平方米,民居保护区12.7万平方米,风貌协调区7万平方米,山水扩展区14万平方米,使西津渡之“人文”、云台山之“青山”、西津湾之“绿水”交相呼应、相得益彰。并以西津渡古渡文化为核心,以“一山一湾一渡三街”为特色文化集聚,建设一个功能齐全、配套服务完善的国家级示范综合旅游度假区。

    产业发展方面,以文化旅游服务业为核心,建成中国救生博物馆、西津渡观音文化展示馆、民间艺术馆、镇江近代通商口岸史陈列馆、镇江锅盖面品鉴馆等专业博物馆群及省级非物质文化展示中心;鉴园广场、尚清戏台、鸿禧广场、西津画苑等文化主题广场和展示馆;滤清器厂1966、问津会馆、小山楼国际青年旅社、奥万蒂西班牙主题餐厅、西津风尚西餐馆、恒顺醋坊等文化餐饮休闲场馆。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广告联系电话
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广告服务传真:025-84460253
业务一部:1380903946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二部:1391382749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三部:1385172733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四部:1590514573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会员协议

版权所有 南京海盟广告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7 扬子晚报广告部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400-661-9909 传真:025-8446025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南路230号安瑞大厦4楼 QQ热线:494305431

苏ICP备110440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