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而立之年,行为举止都要变得沉稳庄重起来,如若有点天真举动,恐被人疑为疯癫。尤其是为人父母后,更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形象。儿子一天天长大,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无不牵引着我的目光,没想到竟不自觉地影响到我的行为,让我时而现出萌态。 儿子上小学后,虽然明白了许多道理,但缺乏耐心,脾气急躁,做题做事不顺时,就会急得抓耳挠腮,有几次他竟然一边用拳头拼命敲打自己的头,一边懊恼地说:“我怎么这么笨啊!”让人看了既好笑,又怜爱。怎样才能让儿子的情绪慢慢舒缓下来呢?我想到自己惯用的方法,便告诉儿子:当我紧张或恼怒的时候,就会闭上眼睛深呼吸,于是儿子模仿我的样子挺直脊背,闭上眼睛,张开嘴巴深深地吸一口气,停留几秒后,再缓缓地吐出来,然后再张嘴吸气,吐气,如此反复几次后,儿子摸摸自己的小胸脯,高兴地说:“妈妈,好神奇啊,我觉得自己不烦了。” 只要有时间,我总是和儿子一起看书学习。上周末,我照例坐在书桌的另一边看书,忽然,我被一阵急躁的跺脚声打断了思路,是儿子做不出题在发怒呢!我静观形势后,不等他有下一步的举动,我率先放下手中的书,先锤打起自己的头来,还一边呜呼:“我太笨了,我简直太笨了!”儿子愣住了,他停止跺脚,傻傻地望着我,我趁势一把抱住他的脖子佯装哭腔说:“儿子啊,我想打自己的头,老师给我布置的作业有五千字,明天一大早就得交,可我还没写出来,你说我该怎么办?”儿子缓过神来,同情地望着我。我借机说:“你是不是也想打头,那我们互相打吧!”儿子觉得这是个有趣的游戏,来了兴致,我让他先出手打,几个回合下来,儿子突然放下拳头,哈哈大笑起来,他抱着我的头不停地亲吻:“妈妈,你太可爱了。”然后,他又要求继续打,直至把自己笑得前仰后合。等到疯够了,笑累了,我低头问他:“打完头了,问题解决了吗?”儿子摇摇头沮丧地说:“没有。”随后,他迅速地摊开书本说:“妈妈,我们都写自己的作业吧,看谁先写完。” 儿子的怒火就这样悄然无声地熄灭了,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孩子幼年时,性格、习性都尚未定型,需要我们反复地打磨,正确地引导。对于同种情况,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儿子耍赖时,偶尔会坐在地上,有时我会跟他讲道理,有时我也跟着他卖萌,干脆随他一起坐地上把自己弄得满身是土。儿子嘟嘴生气时,我也会和他斗气;儿子高兴时,我会和他一起疯得忘乎所以。儿子的天真无邪时时感染着我,他让我始终保持着开朗乐观的性格,真希望能和儿子一起萌下去。 王 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