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究竟该是甜的还是咸的?每近端午,如此问题必然会引发一场口水横飞的网络战争。有民俗专家考证,最初的粽子都是纯米的,明朝以后有了馅,才有了这等咸甜之争。600余年间,两种粽子各霸一方,在味觉的传承以及对故乡、对妈妈的温暖回忆中,各自培养着坚定拥趸。今年端午节期间,CCTV7《食尚大转盘》特别推出粽子专辑,一场虚无的口水战在此升级为真实的味觉PK。南北两派粽子高手直达现场——程玉兰,专业包粽子40年,是北方金粽的研发人、传承者。屠彩虹,南派五芳斋代表,嘉兴市粽子比赛第一名,一手5分钟包28个粽子的绝技,无人能与之争锋。 真正的吃货,吃到嘴里的不仅仅是味道,是食材,还有地方水土、历史渊源。本期节目请来了五位外国嘉宾:马来西亚的布莱恩、泰国的郑洪江、越南的范文长、印尼的洪青山,还有来自墨西哥的夏夏。他们不仅要坐镇评判中国粽子的咸甜大战,还为观众带了他们国家的粽子。品尝过这些粽子,瞬间发现我们的“咸甜之争”那都不是事儿。你看,马来西亚的粽子,用蓝花汁(蝶豆花)浸泡糯米蒸煮出来,是蓝色的。越南的方头方脑,用漂亮的尖苞冬叶包裹。可是,老天,尖苞柊叶是什么树的叶子?印尼粽子外面包着清香的竹叶,内里馅料最是丰富,有鸡肉丁、胡萝卜丁、红葱、蒜、香菇和板栗,最奇葩的是一定要加上一味朝天椒,绝对不能少。在泰国的海岛城市,粽子馅里常有小虾和海带,大海的味道顺着舌尖蔓延出来……粽子来到遥远的墨西哥,就变身成穿芭蕉叶的长条状了,玉米面和着鸡肉、青豆、胡萝卜,俨然什锦饭。据统计、全球有粽子的国家共有10个,每个国家都有相似却又大大不同。也许这就是食物传播的魅力,它既是地理纬度对同一食材的不同解读,又是历史长河中对味蕾记忆的持续发酵,是情感的、美学的、更是心理上的依托。当然,它首先应该是健康的。在真正开始包粽子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选择粽子叶。营养师李缨在节目现场为大家介绍了嘉兴箬竹叶和北方苇叶的不同特点,以及挑选粽叶的注意事项,还特别提醒大家小心“返青粽叶”对健康的危害!总之,小小一枚粽子,无论是爱咸还是爱甜,我们爱它所以争论它,争论的也许并非是食物的味道,而是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以及弥漫在心头的记忆与思念。玩出生活新花样,讲述食材背后情。 张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