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高考中不约而同考出了401分的高分,是同学和家长们“羡慕嫉妒恨”的“学霸”。但在他们自己看来,“学霸”这个词并不能算是对自己在金陵中学三年学习生活的最好概括。初入金中时,谷宇和李镇乾的成绩都不能算是拔尖,但金中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老师的循循善诱,让两位后劲十足的男生一下找准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本期成长周刊,就让这两位高分考生来讲讲自己的“逆袭”故事——
每次考都前进几名 他终究被选入星光班
谷宇
学校:金陵中学高三(11)班
高考总分:401分 语文118分、数学147+26分、英语105分、小四门4A+5分,物理化学双A+
高分考生都是一直拔尖而耀眼的学霸?谷宇说,他才不是。进入金陵中学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谷宇只考到了班级第16名。带着不服输的精神,他给自己定下了每次考试前进几个名次的奋斗目标,终于一步步被选拔进入了金中星光班。这次高考,谷宇更是考出了401分的高分,三年奋斗一朝如愿。
第一次期中考,他是班里第16名
三年前,谷宇进入金中实验班时中考成绩并不耀眼。第一次期中考试,谷宇考到了班级第16名。这个成绩只能算是中等,但谷宇并没有气馁,“当时我就在想,我的唯一目标就是下次再前进几名。慢慢地,我的成绩如愿地来到了班级前列。”到了高二,谷宇成功被选拔进入金中星光班。星光班的“学霸”们扎了堆,老师们的因材施教更让谷宇找到了奋斗的方向。“老师们不仅授业,还是思想传播者。一堂课经常被上成人生教育课。”谷宇说,陈柏华老师的一句话让自己印象尤为深刻,“老师对我们说,‘我教你们的其中只有5%能用在高考里’,我认为还有后半句——那剩下的95%是用在人生里的。我知道,对老师最好的报答就是为他们争光。”
他的学习胜在“掌握节奏”
在高考中取得了401分的好成绩,谷宇说,关于学习,自己感悟最深的是“掌握节奏”的重要性。他将这个过程比喻成一场足球比赛,一场比赛下来,要能分析比赛数据,调整战术打法,达到动态平衡。“我有过教训,在离数竞联赛还有一个月时,我抱着两本厚厚的奥赛经典在自习室不断地刷题,心里只想着在考试之前要把所有的习题都过一遍。于是,进度很快,但真正的效率不高,以至于最后我在考场上思绪混乱,只拿到省三等奖。之后当我反思时,发现我丢掉了原本的学习节奏,选择了不适合我的方法,适得其反。”有一条铁律我认为是不变的,就是学习不能只靠烂笔头,要靠大脑和心。”
普通班学生
“逆袭”成尖子
李镇乾
学校:金陵中学高三(13)班
高考总分:401分 语文117分、数学141+38分、英语102分,小四门加分3分,物理化学双A+
“复习阶段,我的战略方针是劳逸结合,轻松备战。” 李镇乾告诉记者,自己的高考复习绝不打“疲劳战”。刷题、考试、复习,按部就班的完成复习,保质保量完成所有的功课,考试成绩绝对“差不了”。
高三复习战术是“轻松备战”
“高三复习时,我的学习非常注意技巧和方法,决不搞疲劳战术。就像一次成功的战役需要有合理的战略、战术方针以及优越的外部环境一样,高三这一年,备战高考也是一样的道理。” 李镇乾告诉记者,制定了“劳逸结合,轻松备战”的“战略方针”后,自己开始将目标进行切割,然后分步实施。高三的刷题、考试和讲课听上去枯燥,但在金中星光班的有爱大家庭里,同学们的互帮互助让复习备考变得不那么孤独。“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就好比是二战中的同盟国,一群学霸同学的陪伴会让你体会到一种让你能静下心来学习的氛围。” 李镇乾最为感恩的,是班里风格迥异的老师们。“我的一位老师曾经提出学习的两个要素:一是智商足够的脑子,二是良好的习惯。我深以为然,虽然我无法做到完美,但我仍以此为目标。”
高分考生也曾缺乏自信
进入金陵中学的第一次月考得了全班第一,又是金中星光班“出品”的高分选手,李镇乾的故事似乎再一次印证了“学霸理论”的准确性。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镇乾告诉记者,自己进入金陵中学时并没能进入实验班,“当时我只是普通班一名普通学生。”有潜力的好苗子哪能让他懈怠下去?班里的老师们对李镇乾的鼓励让他重拾自信。“进入星光班后,班主任严飞老师的认真负责以及清晰很有条理的数学课对我的影响很大,语文和英语的阅读量也逐渐增加。” 李镇乾说,星光班的学习氛围让自己感受到了充实的快乐,“因为充实让我感受到自己成熟和进步了很多,褪去了些稚嫩,学会了沉稳;褪去了些鲁莽,学会了思考。” 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
|